為您資訊一切關於醫療的問題
一項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瑞典隆德大學領導,全球11個國家共23位專家進行的跨國研究,發現了13 種生物標誌物,可大大提高醫生識別糖尿病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群組的準確性,以向他們提供針對性的治療和建議。研究結果剛在國際頂尖科學期刊《自然》旗下的《通訊醫學》(Communications Medicine)發表。
截止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超過5億人。本港有約70萬名糖尿病患者,即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而且數字還在急劇上升。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住院和健康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儘管糖尿病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為非糖尿病患者的兩倍,唯目前臨床上仍未能準確識別出高風險群組。雖然醫學界近年開發了許多有助預測心臟病風險的生物標誌物,但還未有全面的考證,確認它們於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醫學界亦需要評估這些生物標誌物是否較現行方法更有效識別高風險患者。
論文共同高級作者、隆德大學Maria Gomez教授指出:「及早識別高風險群組有助病人及早接受干預和治療。我們的目標是找出可準確預測糖尿病病人患上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標誌物,而不只是停留在現行方法,例如單靠高血壓和吸煙等因素作預測。」
論文共同高級作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副教授 Nestoras Mathiodakis 博士說:「我們的研究團隊由來自世界各地的23名研究人員組成,歷時3年多進行研究,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糖尿病心血管病風險預測知識綜述。」
研究人員全面回顧了9,000多項於1990至2021年間發表的研究,檢視了多項預測糖尿病病人患上心血管病的指標,並比較了二型糖尿病患者中,患上和沒有患上心血管病的兩類患者間的差異。研究人員195個生物標誌物中,發現了當中13個標誌物與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風險顯著相關,其中預測表現最突出的是NT-proBNP、肌鈣蛋白T (TnT)、三酸甘油酯-葡萄糖 (TyG) 指數和冠心病遺傳風險評分 (GRS-CHD)。
當中表現最突出的生物標誌物是NT-proBNP,目前用於監測病人心臟衰竭的狀況。研究團隊在多項研究中發現,體內 NT-proBNP 水平愈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愈高。一項涉及16,000名患者的研究更發現,NT-proBNP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率就增加64%。
論文共同高級作者、中大醫學院何善衡糖尿科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內分泌及糖尿科主任(學術)馬青雲教授表示:「這項研究指出在臨床風險預測中納入這些新的生物標誌物的價值,以及發展糖尿病精準醫療的潛力。我們下一步將系統地比較不同的預測方法,以找出將糖尿病患者進行風險分類的最有效方案。當我們確定了這些生物標誌物能準確預測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病的風險,臨床指引將會被改寫。」
這項研究是「糖尿病精準醫學倡議」(Precision Medicine in Diabetes Initiative)的一部分。該倡議是美國糖尿病協會和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的一項國際合作項目,研究結果為《第二次國際共識報告:糖尿病精準醫學臨床轉化的差距與機遇》(Secon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report on gap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clinical translation of precision diabetes medicine)的建議提供了指導,該報告最近發表在《自然醫學》上,是來自28個國家的200多名研究人員共同努力的成果。共識報告全文可在此處查閱: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3-02502-5.
**本文章的健康資訊已由iMeddy醫療網絡內的醫護專業人士覆核。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可視作醫療建議,亦不能取代閣下就個人健康狀況向合資格的醫護人員作出諮詢。
關於iMeddy 線上醫療平台
iMeddy為香港領先的線上醫療平台,為用戶本地最新醫療及醫生資訊,並提供線上預約、視像問診、健康商城、智能醫生配對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