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百科

科普醫學百科

突發性耳聾:​一睡醒暈眩、耳鳴聽不到!要注意這個治療黃金期

突發性耳聾:​一睡醒暈眩、耳鳴聽不到!要注意這個治療黃金期

來自:醫療百科 - 【醫療百科】
發佈日期:clock.png

近兩三年,因為疫情的影響,人們在工作、生活上的壓力與日俱增,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各種小毛病層出不窮。越是在這種時候,我們對於身體的一些異常信號,就越要警惕,避免因疏忽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突發性耳聾是指突然發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多為單側發病,聽力一般在72小時內下降到最低點,其發病為10萬分之5至7。有的人早晨醒後或情緒激動、著急之後,便覺得耳朵突然聽不到聲音了,耳朵裏有脹滿感、阻塞感,好像是堵了東西一樣,這種現象醫學上稱之為“突發性耳聾”。這種情況多見於中老年人,是發生在一瞬間的重度感音性耳聾,一般發病時間不超過24小時,耳聾即達到高峰。常常是單耳發病,偶見雙耳同時發病或先後發病的。患者在發病後大多能準確地說出發病時間、地點及當時的情況。多數病人發生在感冒、過度勞累、情緒激動之後。隨年齡增加發病率亦增加,患病時年齡在40或40歲以上者占3/4。


關於其病因及發病機制目前一直未明,目前存在多種學說,包括微循環障礙、感染、自身免疫、窗膜破裂和代謝障礙等,目前認為主要有兩種原因:

1.內耳微循環障礙:當人情緒激動或著急之後,人的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內耳小動脈血管發生痙攣,小血管內血流緩慢,造成血液中的紅細胞與血小板相互粘著,發生血行障礙,內耳供氧不足導致突聾的發生。一些老年人,特別是合併動脈硬化者,內耳血運極易發生障礙而引起突聾。


2.病毒感染:病毒對內耳血管中的紅細胞和聽神經有較強的親和力,許多病人發病前有感冒病史,當病毒侵入內耳後與紅細胞、血小板發生親和,凝集成團,阻塞內耳血管,導致突聾的發生。另外,病毒和聽神經親和,可使聽神經充血、水腫,也是引起突聾的原因。


由於突發性耳聾病因尚不明確,並無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作為一般性的預防,日常生活中可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避免感冒,預防病毒感染。

2.勿過度勞累,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身心愉悅。

3.保持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果。減少煙、酒、咖啡等帶來的刺激。

4.控制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


對於已患上突發性耳聾並且治療後患耳仍然不具有實用聽力水準的患者,除上述建議外,還建議一些方法保護健全側耳:

1.避免接觸雜訊。

2.避免耳毒性藥物。

3.避免耳外傷和耳部的感染。


突發性耳聾的診斷可能會讓患者內心遭受很大的打擊並產生挫折、恐慌、焦慮等症狀。但及時的治療及聽力的有序恢復,都能極大地舒緩情緒上的壓力。古語有說“病向淺中醫”,當疾病初發時,及時的干預、治療,有助於縮短病程、提高治癒率。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不可視做醫療建議,如有疑問應先諮詢醫生意見。


#iMeddy #線上醫療平台 #健康資訊

------------------------------------

歡迎讀者分享健康資訊、留言及分享貼文,下載iMeddy App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imeddy.client&hl=en_US&gl=US


IOS: apps.apple.com/hk/app/imeddy/id150787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