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資訊

林緯遜醫生 — HIV治療新選擇 長效針劑療效與口服藥相若

林緯遜醫生 — HIV治療新選擇 長效針劑療效與口服藥相若

來自:專科資訊
發佈日期:clock.png

愛滋病已有逾40年歷史,雖現時有藥物可以抑壓病毒,有望做到「測不到=傳不到」,但社會對愛滋病的污名化對感染者造成相當大壓力。即使每日只需要服用一粒藥丸,往往亦須大費周章避免其他人看見;幸而最近有長效針劑可以選擇,私隱度更高。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表示,愛滋病由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HIV)引起,感染初期並無特定或明顯病徵,並逐漸破壞用於抵禦外來感染的CD4淋巴細胞,當患者抵抗力下降而出現嚴重併發症,便是愛滋病,「如果受感染人士沒有接受治療,幾乎所有人會變成患者,只是時間問題;而有約一半受感染者會於10年內發病。」


資訊由林緯遜醫生提供


抑壓病毒複製

本港累計有11,442宗愛滋病個案,林緯遜指本地個案主要透過性接觸傳染,而與帶病毒者共用針筒和母嬰傳染個案則較少。「如果患者抵抗力一直下降,會出現『機會性感染』,如肺囊蟲肺炎、結核菌感染、淋巴癌等。要預防抵抗力下降及出現上述感染,感染者宜及早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俗稱「雞尾酒療法」的抗病毒混合治療(cART),從不同類別的抗病毒藥物中選取兩種或以上組合而成,可抑壓病毒複製,保住抵抗力,早治療甚至可回復至常人水平;亦有機會做到「測不到=傳不到」,不會傳染給他人。


社會污名化

雖然治療已相當有效,但感染者對用藥仍然感到心理壓力。臨床心理學家譚嘉恒博士指,患者的心理壓力來自怕被發現、不斷服藥的焦慮,以及每日提示自己是HIV感染者。社會的污名化是影響感染者精神健康的主因,「當感染者認為病情『冇得醫』而不用藥,又或思緒混亂忘記用藥,到病情轉差又會合乎其負面想法,以致惡性循環。另一方面,一些本身已被污名化的邊緣群組,佔了感染者的一定比例,如性工作者、少數族裔等,他們或會害怕與他人接觸,甚至不去覆診。他們用藥出現困難,社會都有一定責任。」


怕被公開病情

去年一個本地HIV藥物治療問卷調查,訪問了162名感染者。結果發現即使每日只服食一次一粒抗病毒藥,仍有逾半受訪者感到影響其日常生活,原因包括害怕被公開病情(53.1%)、要嚴格遵守指示,如每天在相若時間用藥(49.4%)等;亦有近四成人曾忘記用藥。若本港引入針劑抗病毒藥物的話,有六成人會願意轉用,主要的考慮因素是不用在外遊時帶口服藥(58%)、只需覆診時注射,較為方便(44.4%)及不用擔心其他人知道自己患病(41.4%)。


兩月注射一次

一直為HIV感染者提供支援服務的非牟利機構再思社區健康組織,主席何景文醫生表示,「有感染者因不想被人知道自己病情,每日都會準時回家用藥而感到很大壓力,亦因而減少社交。他希望可有其他治療方案能夠釋除部分心理壓力,助他重回正常生活。」林緯遜指,有關長效抗病毒針劑已於今年引入本港,感染者需要每兩個月注射一次,療效與口服藥相若,患者可按個別需要而選擇治療方案。



**本文章的健康資訊已由iMeddy醫療網絡內的醫生覆核。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可視作醫療建議,亦不能取代閣下就個人健康狀況向合資格的醫護人員作出諮詢。


關於iMeddy 線上醫療平台


iMeddy為香港領先的線上醫療平台,為用戶本地最新醫療及醫生資訊,並提供線上預約、視像問診、健康商城、智能醫生配對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