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健康改變生活
耳屎耳垢其實是正常每個人的耳朵內都會產生的污垢,主要發生於耳道較外段,由代謝的皮屑、毛髮、加上腺體的分泌物混合而成的。耳屎有著濕潤與抗菌、吸附皮屑與灰塵等功能,其實是保護我們耳道的重要因子。
正常來說,透過咀嚼活動與先天耳朵表皮的作用,耳屎和耳垢是會自然地慢慢排出體外的,對大多數的人而言不需特別挖耳清潔。但少部份的人因為特殊狀況,或是自己使用工具不當地清潔,將耳屎耳垢更深的推入,可能會有耳屎耳垢堆積甚至阻塞的情形,造成耳朵的進一步傷害。
一般人常說的濕耳、油耳的耳屎比較容易是淡黃色、蜂蜜蠟黃色或橘褐色,會比較黏稠聚集成團;而乾耳的耳屎比較淡,有點灰白色,通常比較是片狀的。顏色較深的耳屎是比較陳舊的耳垢,接觸空氣較久也含有較多灰塵。
多數的亞洲人基因還是偏向乾耳為主,不過不少人也有濕耳的困擾。若是耳屎耳垢的顏色呈現黃綠色,或是有濃稠液體的流出,乾涸在枕頭上,這可能已經是感染的症狀,需要馬上就醫;若呈現黑色、深紅色,代表耳朵可能已經受傷,也應該要尋求醫療協助檢查。
多數人的耳屎耳垢可以正常排走,當耳屎堆積阻塞時,可能會有疼痛感、悶脹感、聽力下降損失、耳鳴聲、耳內有分泌物或臭味,也有可能引致暈眩。使用助聽器、戴耳塞或耳機、耳朵毛髮旺盛、皮膚容易脫屑、不當使用耳棒、老人家或是先天耳道狹窄的族群,都是因耳垢、耳屎堆積,引致栓塞堵塞造成耳朵疾病的高危一族。當感覺有以上耳朵相關症狀時,或是無法表達症狀的幼童、老人或身體障礙的病人,應該請專業的耳鼻喉科醫生診治,透過一般耳鏡或是配有專業耳朵內視鏡的設備,即可確診耳屎耳垢堆積的狀況,透過專業人士的介入,幫助清除堆積堵塞的耳垢與耳屎。
清潔耳朵小tips:
1.清潔耳朵耳廓而非伸進耳朵耳道:
當耳屎已經堆積時,不當的清潔可能會將耳屎、耳垢更往耳朵深處推,因此用柔軟的毛巾輕柔清潔耳廓與耳道口即可。
2.正確使用耳屎清潔溶解液:
除了醫生處方外,使用乾淨的礦物油、嬰兒油、甘油、生理食鹽水等,都可以有效地分解或軟化耳屎耳垢,幫助後續的治療。但對於中耳外耳炎、耳膜穿孔、感染其他耳痛或是流膿,則不適合使用這些耳屎清潔溶解的液體。
3.生理鹽水或稀釋過氧化氫灌洗:
在耳屎耳垢軟化分解後,利用乾淨的水或生理鹽水或20ml沖洗針筒,輕輕放置在耳道外上方,用正常室溫的液體溫柔灌洗,可以將軟化的耳屎耳垢輕柔地洗出,避免進一步的傷害。
4.專業人員配上專業器械的取出:
若擔心耳內可能感染,或是對於比較困難取出的耳屎耳垢,可以在受過訓練的專業醫療人員的診理治下,透過特殊耳用的器械將耳屎耳垢夾出、吸出,並觀察耳膜是否有感染或破損的跡象。
耳垢耳屎其實是能抗菌保溼的耳朵守門員,一般狀況下並不需要特別清潔,若非有特殊症狀發生,過度的清潔反而會將耳垢推入更易造成阻塞,甚至會造成耳道壁與耳膜的傷害,得不償失。在安全環境下以輕柔緩慢為原則,避免過度用力或深入,自行清潔盡量在外耳便可。
#iMeddy #線上醫療平台 #健康資訊
________________
歡迎讀者分享健康資訊、留言及分享貼文,下載iMeddy App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imeddy.client&hl=en_US&gl=US
IOS: apps.apple.com/hk/app/imeddy/id150787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