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醫學百科
猴痘是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屬的一種,是一種罕見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從動物傳播給人的病毒),病人症狀與過去在天花病人身上所觀察到的相似,但臨床嚴重程度較輕。隨著在1980年消滅了天花和隨後停止接種天花疫苗,猴痘成為最嚴重的正痘病毒。在非洲中部和西部地區熱帶雨林仍有猴痘散發病例。
病原體
猴痘是一種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該病毒於1958年從研究用的猴子身上首次被發現,因此該病被命名為「猴痘」。人類感染猴痘最早出現於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原扎伊爾),自此猴痘爆發主要發生在中非和西非。
疫情
猴痘最早於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原扎伊爾)一個9歲男孩身上發現,當地已在1968年消除了天花。自此之後,報告的大部分病例均在剛果盆地和西部非洲的熱帶雨林地區,尤其是剛果民主共和國,被視為在當地呈流行狀態。 1996至1997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疫情。2003年春季,在美國確認出現了猴痘病例。這是在非洲大陸之外首次報告的猴痘病例,大多數患者據報與受到非洲囓齒動物感染的進口寵物草原犬鼠有過緊密接觸。
據報導,西非和中非國家出現猴痘散發病例。隨著認識提高,有更多國家發現和通報了病例。自1970年以來,已有10個非洲國家(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共和國、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尼日利亞、科特迪瓦、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加蓬和南蘇丹)報告了人類猴痘病例。 2017年,尼日利亞暴發了有記錄以來規模最大的疫情。該國上次猴痘確診病例發生在大約40年前。
病徵
症狀與天花相似,但病情較輕微。感染猴痘後的數天,患者會出現發燒、劇烈頭痛、肌肉痛和淋巴結腫大。於出現皮疹前,嚴重淋巴結腫大可以是猴痘的一個顯著特徵。自發燒後約1至3天,口腔內會出現潰瘍,身體其它部位亦會出現皮疹。皮疹通常會於10天至兩星期內從斑丘疹發展到水疱、膿疱,然後是結痂,而在身體所有部位的皮疹一般會同步發展。猴痘病徵持續14至21天,患者通常會自行痊癒。過去的猴痘爆發中,患者的死亡率介乎1%至10%之間。
傳播途徑
在非洲,多種動物均有猴痘感染:繩松鼠、松鼠、岡比亞巨鼠、條紋小鼠、睡鼠和靈長類動物。對該病毒的自然史仍存有疑問,需進一步研究,以確定猴痘病毒的確切宿主及病毒在自然界的存續情況。在美國,有人認為該病毒是從非洲動物傳播給與其混養的其他易感動物(如草原犬鼠)。
當人與受感染的動物、受感染的人、或受污染的物件接觸,便可能受感染。人類如果被野生動物例如某些靈長類動物、囓齒動物和松鼠等咬傷或抓傷,或直接接觸其體液,都可能會受感染。長期面對面接觸引致的飛沫傳播,或直接的體液接觸,亦可能令病毒人傳人。
潛伏期
潛伏期介乎5至21天,但通常為6至13天。
診斷與治理方法
猴痘只能由實驗室確診。需要在專業實驗室中通過一些不同的檢測方法測定病毒。如果懷疑是猴痘,醫務人員應採集適當樣本並將其安全運送到具有適當能力的實驗室。
本港目前沒有已註冊針對猴痘的疫苗或抗病毒治療方法。曾有證據顯示天花疫苗也可以有效預防猴痘,而一種名為「Jynneos」的新疫苗於2019年獲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DA)許可用於預防猴痘感染。歐洲最近亦批准了一種新的抗病毒藥物用於治療猴痘。
預防方法
-為減少受感染的風險,市民前往受猴痘病毒影響的地方應該:
-避免與病人或動物接觸;
-在照顧病人或處理動物時,穿戴防護衣服和裝備,包括手套和外科口罩,並在進行這些程序後洗手;
-徹底煮熟所有動物產品方可進食;和
-如有任何可疑病徵,應及時求醫。
#iMeddy #線上醫療平台 #健康資訊
------------------------------------
歡迎讀者分享健康資訊、留言及分享貼文,下載iMeddy App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imeddy.client&hl=en_US&gl=US
IOS: apps.apple.com/hk/app/imeddy/id150787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