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資訊一切關於醫療的問題
內視鏡逆行膽胰管造影(膽管鏡 / ERCP)是甚麼?
內視鏡逆行膽胰管造影,俗稱膽管鏡(英文: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利用一條柔軟而可彎曲的管狀鏡頭由口腔進入十二指腸,再進入膽管或胰管進行X光造影。醫生亦會透過螢幕檢視膽管及胰管內的狀況或病變,如結石、腫瘤、炎症等。
作為人體內的重要器官,胰臟主要負責分泌消化液並由胰管匯集,而膽管則負責引流由肝臟製造的膽汁到小腸(十二指腸及小腸)。胰管和膽管會在壺腹(Ampulla of Vater)會合並將消化液及膽汁排到十二指腸,幫助消化及吸收。
胰膽管可以因結石、腫瘤、寄生蟲或膽管狹窄而出現阻塞,膽汁及消化液會分別在肝臟及胰臟積聚,造成炎症,如果細菌積聚甚至入血,可引發敗血症,影響心、肺、腎等器官功能。
膽管鏡有助找出病因,包括以上提及的胰膽管阻塞、急性膽管炎、急性或慢性胰臟炎、腫瘤等。及早找出成因和治療,避免病情惡化,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因膽管鏡有其入侵性和風險,所以在非緊急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先安排磁力共振胰膽管造影(MRCP)作評估,然後再按需要安排膽管鏡作進一步診斷及治療。
胰臟及膽管疾病有甚麼常見症狀?
胰臟及膽管疾病大多因膽管和膽胰管被阻塞而引致,從而引起各種症狀。以下為胰臟及膽管疾病常見症狀:
當病情嚴重時會併發細菌感染引起敗血性休克,因此如出現以上症狀就立即求醫。
膽管鏡的檢查程序複雜嗎?過程中會否同時治療?
膽管鏡檢查有助診斷胰膽管阻塞、急性膽管炎、急性或慢性胰臟炎、腫瘤等。檢查一般需時15 - 30分鐘,程序如下:
膽管鏡檢查利用一條柔軟而可彎曲的管狀鏡頭由口腔進入十二指腸,再進入膽管或胰管進行X光造影。醫生亦會透過螢幕檢視膽管及胰管內的狀況或病變,如結石、腫瘤、炎症等。
如果在膽管鏡檢查過程中發現結石或胰膽管閉塞,會利用各項儀器作以下治療:
• 清除膽管石
• 清除胰腺管石
• 膽管引流
• 胰腺管引流
• 拿取腫瘤組織化驗
• 放置金屬支架,疏通因腫瘤而引起的膽管堵塞
進行膽管鏡檢查有甚麼好處?
膽管鏡檢查除了可以盡早找出疾病成因,還有以下好處:
• 準確找出結石或腫瘤位置
• 可對膽管堵塞作出治療
• 處理膽管結石
• 疏通膽管堵塞,放置臨時或金屬支架
• 避免進行膽管外科手術,減低創傷
• 及早找出腫瘤,拿取腫瘤組織化驗,對症下藥
甚麼情況不適合進行膽管鏡檢查?
膽管鏡檢查並非適用於所有人士,以下是不適合進行膽管鏡檢查的人士或情況:
• 孕婦
• 任何不適合內視鏡檢查的情況(如患者無法張口、上消化道狹窄或穿孔)
• 患者無法配合內視鏡檢查
• 意識不清的患者(有吸入性肺炎的危險,除非特殊情況,一般也不施予膽管鏡檢查)
膽管鏡檢查可能出現甚麼風險及併發症?
膽管鏡檢查可能出現的風險及併發症包括:
• 呼吸系統的併發症,如吸入性肺炎
• 鎮靜劑副作用,例如血壓低、呼吸困難、休克或過敏等
• 如患者未能完成膽管鏡檢查,有機會需要接受其他介入治療或數天後再次進行膽管鏡檢查
• 併發症如膽管或腸道穿孔、出血、心肺併發症、急性膽管炎及胰腺炎等,患者如出現併發症,或需接受外科手術補救,因併發症而引致死亡的風險則少於1%
常見問題
Q:內視鏡逆行膽胰管造影(膽管鏡檢查)是一種手術嗎?
A:膽管鏡檢查是一項內視鏡檢查,與大腸鏡及胃鏡檢查相類似,會以導管進入器官作診斷檢查,有需要時會在檢查期間作相關治療如切除膽管結石管胰管結石、膽汁引流等。
Q:進行內視鏡逆行膽胰管造影(膽管鏡檢查)需要全身麻醉嗎?
A:醫生會在進行膽管鏡檢查前於患者的喉頭噴麻醉劑,以將柔軟的導管由口腔進入人體內,患者在過程中將保持清醒狀態。患者亦可選擇進行監察麻醉,麻醉科醫生會利用儀器監測、控制及調節患者的身體機能,並會不斷按患者的身體狀況調整。
Q:內視鏡逆行膽胰管造影(膽管鏡檢查)風險性高嗎?
A:膽管鏡檢查是其中一項比較複雜的內視鏡檢查,存在風險及誘發其他併發症的可能性。檢查的風險包括可引致腸道出血及腸道穿洞,亦有可能引起膽管炎或胰腺炎,或影響心肺功能。患者在檢查後可按醫生的指示進食,但當出現上腹疼痛及發燒等情況,便要及早通知醫生。
**本文章的健康資訊已由iMeddy醫療網絡內的醫生覆核。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可視作醫療建議,亦不能取代閣下就個人健康狀況向合資格的醫護人員作出諮詢。
關於iMeddy 線上醫療平台
iMeddy為香港領先的線上醫療平台,為用戶本地最新醫療及醫生資訊,並提供線上預約、視像問診、健康商城、智能醫生配對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