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資訊一切關於醫療的問題
疝氣,又稱「小腸氣」,是指腹膜某處變得薄弱或穿破,使腹膜內的腸臟因腹腔壓力而擠出腹膜外,造成疝氣。疝氣可以發生在腹膜的任何位置,如上腹、臍,或腹股溝。如果認為疝氣只是小毛病,便大錯特錯了。一旦有疝氣,患者除了會感到不適、造成煩擾,當疝氣變得越來越大、不能復位,更有可能卡住小腸,造成小腸梗阻,嚴重者更會引致小腸壞死,因此應及早就醫。
疝氣會出現在任何年齡層、也不只男性,女性、年輕人、老年人都有可能發生。通常幼兒的疝氣,是因為先天胚胎發育有缺陷,而成人的疝氣常見於因為腹腔用力過度、便祕或受傷等所造成組織的退化所引起。而疝氣又稱「脫腸」,是部分內臟,最多是小腸,經由腹壁肌肉或筋膜的破洞或缺損,向外不正常的凸出現象,常發生在鼠蹊部的上方,也就是腹股溝疝氣。
有些疾病會容易與疝氣混淆,如精索或陰囊水腫、淋巴腺發炎、脂肪瘤、子宮內膜異位或腫瘤等,也都可能出現腫塊。因此,只有在應對較為複雜的疝氣,在計畫進行手術治療時或在醫生無法確診是否是疝氣時,才會透過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等影像學來幫忙。
當凸出的內臟或小腸体積太大時會卡住洞口而縮不回去時,就形成「崁頓性疝氣」;病症一旦拖延,腸子可能會壞死導致嚴重腹膜炎併發症,甚至因敗血症而致命。治療疝氣是否一定要開刀動手術呢?專家指,理論上若屬於沒有症狀或無明顯凸起物,在無立即危險下,是可以先觀察。然而,疝氣發生時雖不見得會痛,卻不代表一定安全;日後該處破洞仍然會愈來愈大,最終還是可能出現症狀。一旦有症狀出現,表示壓迫到其他組織、或腸子被卡住了,容易出現崁頂或壞死,屆時即必須接受手術治療。
目前疝氣手術包括傳統用縫線的方式,將缺口旁的組織拉近縫合,稱為有張力的手術,適用於復原能力較強的年輕患者,但復發率還是較高。另一種無張力式手術,是在疝氣缺損薄弱處放置一張人工網膜以補強薄弱位置,防止內臟再掉出來,可透過前開式或內視鏡手術進行,醫生或會根據經驗,以及病患不同身体及疝氣的情況給予最適當手術建議。植入人工網膜的好處可是免除內臟組織拉近縫合的緊繃疼痛感、復原也較快,還能減少疝氣復發率。
然而,無論採用哪種手術治理,都建議術後短期內不要提取重物或進行劇烈運動,尤其是破洞很大的疝氣患者,更要等到一至三個月後再提取重物,而一般不粗重的家庭日常活動,則可在手術一周後如常進行。同時,有醫學證據顯示,戒煙是其中一種可以預防疝氣發生、降低惡化或復發的方法,而避免腹壓上升也能減少疝氣的快速發展,因此,長者或有家族病患史的高風險群,應避免抽煙與強烈腹壓,以防術後復發。
#iMeddy #線上醫療平台 #健康資訊
------------------------------------
歡迎讀者分享健康資訊、留言及分享貼文,下載iMeddy App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imeddy.client&hl=en_US&gl=US
IOS: apps.apple.com/hk/app/imeddy/id150787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