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資訊

梅震宇醫生 — 心房顫動可致缺血性中風 新一代抗凝血藥助減中風及死亡風險

梅震宇醫生 — 心房顫動可致缺血性中風 新一代抗凝血藥助減中風及死亡風險

來自:專科資訊
發佈日期:clock.png

心房顫動可說是最可怕的「隱形殺手」之一,可怕之處在於它可以瞬間形成血塊,導致血管栓塞,如果血塊堵塞腦部血管,便會引致缺血性中風。有研究指出,心房顫動是中風主要病因之一,接近四分之一的中風個案由心房顫動引起,情況不容忽視。有心臟科專科醫生表示,及早發現心房顫動,並處方新一代抗凝血藥,有效減低因心房顫動引致的中風風險。


心臟科專科醫生梅震宇表示,心房顫動主要是心跳頻率出現不規律的問題,由於過快及不規律的心跳使血液未能有效及有規律地泵進心室,導致部分血液滯留於心房內。在凝血機制下,滯留的血液容易凝固形成血塊,然後流到不同器官,萬一不幸流到腦部並阻塞腦血管,就會引致缺血性中風。梅醫生強調,雖然有部分心房顫動患者會有胸口翳悶、頭暈、氣促、容易疲倦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昏厥,但卻有不少心房顫動患者並沒有出現任何病徵,由於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風險較正常人高出五倍,因此不能掉以輕心。


梅醫生表示,年紀大、肥胖,以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衰竭、心瓣問題、睡眠窒息症、慢性阻塞性氣管炎、甲狀腺亢進等因素的患者,均會增加患上心房顫動的風險,建議盡早進行詳細的身體檢查。醫生一般會為病人進行驗血、心電圖及胸部X光等檢查,另外亦要進行心臟超聲波檢查去確認有否出現心瓣毛病及心臟衰竭的跡象。


偶發性心房顫動較難診斷


不過以上檢查對於永久性(permanent)心房顫動患者或許有效,對於偶發性(paroxysmal)的患者,卻未必能從這些檢查中診斷,梅醫生解釋,偶發性心房顫動的意思,是偶爾出現心律不齊,但一星期後可能回復正常心跳,即使前往求診,也未必能即時發現問題,要診斷這類心律不正,醫生需要較長時間去蒐集數據,可能會使用24小時或更長時間的心電圖,如果病情嚴重,出現重覆性昏厥或不明原因的中風,甚至需要透過微創手術在病人身上安裝心臟監察儀器,才能作出準確診斷。


隨着科技發達,不少智能手機及手錶均可以記錄30秒心電圖,隨時隨地檢測心律,即時作出記錄,但梅醫生提醒,當中有接近兩成檢測出現假陽性,即是將正常心律錯誤判斷為心律不正,有機會令病人承受不必要的憂慮、檢查及治療,因此這些智能裝置的記錄,只適宜給醫生作為參考,遇有任何懷疑,還是接受醫生詳細檢查最為穩妥。


新一代抗凝血藥療效更佳


萬一真的確診心房顫動,醫生會先評估病人的中風風險,梅醫生表示,具備愈多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曾經中風、心血管問題、心臟衰竭等,中風機會便越大。最新的研究顯示,及早診斷心房顫動,並有效控制心律,能大大減低中風及死亡風險。目前要預防心房顫動所引起的中風風險,主要有藥物及手術兩種方法,梅醫生指出,藥物方面早年會採用阿士匹靈,但它減低中風風險只有約兩成效果,效果不顯著也不理想,因此近年已轉為處方抗凝血藥,後者在減低中風風險方面有六至七成效果,除非病人服用藥物後有嚴重出血危機,才會採用左心耳封堵手術,堵塞引起血塊的地方,否則一般情況下,均建議採用抗凝血藥作為治療。


傳統會採用華法林(Warfarin)作為抗凝血藥物,但藥效較不穩定,會受中西成藥、保健產品及綠葉蔬菜等食物影響,而且有較高的出血風險,病人每兩、三星期要定期抽血檢查凝血指數,然後調校劑量,尤其對長者來說很不方便。梅醫生表示,新一代抗凝血藥較少與藥物及食物有相沖,因此病人毋須戒口,亦不需經常驗血和調校劑量,最重要是較華法林更有效預防心房顫動引起的中風,顱內出血風險也較華法林低,因此國際指引也推薦房顫患者服用新一代抗凝血藥。


梅醫生憶述曾有位七十歲女病人,因出現輕微中風病徵而入院,後來確診她為心房顫動患者,當時醫生為她處方華法林,但因為她同時是位肺癆患者,華法林與抗肺癆藥物出現相沖問題,導致病人的凝血指數出現不穩定的狀況,要不停調校劑量來避免有關問題,結果她再次因中風而入院。後來醫生為她進行詳細評估,然後處方新一代抗凝血藥減少相沖問題,目前病情穩定,也沒有再出現中風復發的問題。




**本文章的健康資訊已由iMeddy醫療網絡內的醫生覆核。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可視作醫療建議,亦不能取代閣下就個人健康狀況向合資格的醫護人員作出諮詢。


關於iMeddy 線上醫療平台


iMeddy為香港領先的線上醫療平台,為用戶本地最新醫療及醫生資訊,並提供線上預約、視像問診、健康商城、智能醫生配對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