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資訊一切關於醫療的問題
每年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今年宣導主題為:「Born too Soon: Providing the right care, at the right time, in the right place(早產兒:在對的時間及地點,提供對的照護)」,期望各國對於早產兒議題之重視。新生兒只要未滿37週出生,即是早產兒。當寶寶出生週數越少及出生體重越低,越容易發生併發症,甚至有死亡風險,因此必須從孕期加以預防,所以準媽媽們或是身邊有孕婦的朋友們要好好關注以下內容哦!
1. 關注孕婦健康
媽媽的身體健康才能創造一個最適合孩子生長的環境。孕期儘量遠離不良的環境,如噪音、鉛污染、裝修的污染等,也要避免與家中的貓、狗等動物接觸,以免感染病菌病毒。另外還要注意戒煙、戒酒、戒毒。除了環境因素,孕婦們也要攝取足夠的營養,注意飲食均衡,因為孕婦的體重不足也是導致早產的一個因素。最重要的是準媽媽們一定要常常自我檢查,這樣才可以提早發現早產徵兆及預防早產。
2. 避免身心操勞
母體的身心狀態好不好可以很容易地反映在安胎這件事上。準媽媽們應避免過度操勞,像是盡量避免孕期間的長途旅行、持續長時間的站立、行走在人潮擁擠的地方等。此外,準媽媽應該學會自我調節情緒,努力消除緊張情緒,保持心情愉快,減少精神壓力和勞動強度,避免不良刺激,同時還要增加休息時間緩解懷孕帶來的不適。
3. 適產年齡
理想生育年齡為20歲至35歲,超過35歲的高齡產婦須注意母胎健康風險。根據醫學研究統計,高齡產婦其不孕、流產、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可能性都增加。而且隨著孕婦年齡的增高,胎兒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症候群)的發生率也隨之升高。反之,太年輕懷孕或非預期懷孕,特別是未滿20歲的小媽媽,發生周產期死亡、出生體重過輕、早產的風險皆會增加,也會影響母體及寶寶的健康。為了下一代的健康,在適當的年齡結婚及生育才是最符合健康的原則。
4. 產前、產期檢查
產前、產期檢查對早產風險管理可謂是重要的一個環節。尤其是前胎有過早產或曾經人工或非人工流產的孕婦,更是應該定期施行產檢。另外有許多可能會造成早產的因素,如:羊水過多、多胞胎、子宮閉鎖不全、子宮畸形(如雙子宮)、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等,都需要通過孕前或孕期的檢查才能被發現。有時胎兒的發育異常亦是造成早產的因素,這也能夠通過產檢的方式來達到早期的照護。
5. 及時就醫
當一些早產徵兆發生時,準媽媽們務必要及時就醫,像是子宮頸擴張、下腹部疼痛、陰道出血、背痛、子宮收縮、尿路或陰道感染,這些症狀即時輕微也不應忽略。媽媽們平時應多關注衛教資訊,或是向曾經生育的婦女了解早產的可能徵兆,這樣才能在突發狀況時能及時察覺並迅速就醫。
早產兒常常會因為先天的發育未完整就來到世界,而比起其他足月寶寶來得更容易發生併發症。然而每個寶寶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我們都希望能夠守護寶寶們的健康成長,所以讓我們一起來響應世界早產兒日,關注早產議題,也希望大家能藉由這篇文章了解如何有效預防早產風險。
SOURCES: 衛生福利部新聞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 媽媽育兒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