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健康改變生活
從古至今,人性的善惡一直為眾人研究的議題之一,宗教、哲學、心理學等界別提供不同的答案,雙方各有理據,但仍未有一個完滿的解答。
其中一個心理學的實驗或許能揭開人性最原始的一面。2007年耶魯大學心理學系的3位學者J. Kiley Hamlin、Karen Wynn 以及 Paul Bloom以嬰兒作實驗對象,驗證人性的善惡。他們找到兩班嬰兒,年齡分別為6個月及10個月。其中一部分實驗,工作人員將三角形、圓形、正方形三種圖案貼上眼睛,將其擬人化,並向嬰兒展示「圓形與三角形」、「圓形與正方形」之間的互動情況,以模擬人類的社交行為。情境一為圓形(climber)嘗試爬上小山丘,但經過數次後仍不成功,這時三角形(helper)出現,協助圓形成功爬上小山丘。情境二的背景與情境一相似,圓形嘗試爬上小山丘失敗,正方形(hinderer)出現,但阻止圓形向上並將其推下山丘。嬰兒看完兩個情境後,工作人員將三角形及正方形展現在他們面前,絕大部分的嬰兒都會選擇助人的三角形,可見人天性偏好助人行為,人性本善。
既然人性本善,說明後天的發展成為最關鍵的因素。從發展心理學出發,有關道德的形成有兩種理論。第一種種理論為Jean 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其認為道德觀念奠基於兒童整體認知發展的水平,並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 (無律階段)
首階段出現在兒童4、5歲前,其道德意識尚未開始產生,故其行為未符合道德的規範,他們只會做出自己想做的事情;
➢ 第二階段 (他律階段)
此階段為道德觀的萌芽期,出現4-8歲的期間。兒童開始意識到父母、老師的權威,社會的規範等,會開始學會遵守規則,但無法理解及自行判斷背後的原因;
➢ 第三階段 (自律階段)
最後階段出現在8-9歲期間,兒童旳道德觀逐漸成熟,理解規範、秩序背後的原理,並懂得自行判斷是非黑白。
另一種理論為Lawrence Kohlberg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此理論將道德發展分為3個層次,分別為成規前層次、成規層次,以及成規後層次。首層次主要著重自身利益,此層次在10歲前作主導地位;10歲後,成規層次逐漸產生,取代原先的層次,人們在成規層次會著重他人及所屬團體的期待,亦學會遵守社會秩序,目的在於維繫社交關係;最後一個層次與成規層次出現時間相若,人們建立自己的道德觀,理解並維護社會背後的道德規範和價值。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成年後,三個層次仍影響著我們,只是所佔比例有所不同,10歲以後成規層次所佔的比例最高。
人天生能夠分辨是非黑白,我們從小亦被教導從善。可惜隨時月長大,我們發現保持善良絕非易事,更多時候一己善意甚至會被其他人利用,我們會因此感到疲憊及無助,但若然放棄,黑暗中的光芒只愈來愈少,作惡只會成為我們僅餘的出路。面對大是大非,人性的善惡發揮至極。或許,我們對人性感到絕望,但此時此刻,堅守道德尤其重要。
Reference:
Social evaluation by preverbal infants, J. Kiley Hamlin, Karen Wynn & Paul Bloom. Nature volume 450, pages557–559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