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訊

為您資訊一切關於醫療的問題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 不僅寶寶受惠,對媽咪也能有好處。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 不僅寶寶受惠,對媽咪也能有好處。

來自:醫療資訊
發佈日期:clock.png

哺餵母乳的過程,可使母親與嬰兒更親近地接觸,親情自然聯結,近而發展良性的親密關係。為了促進母親在產後可以提高母乳哺餵的意願,

各大醫療院所也開始推動哺餵母乳,讓產後的媽媽們可以在醫療機構的照護下,獲得更多母乳哺餵的相關訊息、協助與支持。


母乳哺餵的好處

初乳是寶寶的第一劑預防針,含有許多免疫球蛋白,主要是SIgA,這種物質會廣佈於寶寶的胃及腸道黏膜,有助於防止細菌、病毒、過敏原入侵。母乳中含豐富的乳清蛋白,較容易消化吸收。另含豐富的乳糖、氨基乙磺酸,對腦部及視網膜的發展極為重要。在礦物質方面含適量的鈉鈣、磷,不會增加腎臟的負擔,鐵質的吸收高達40~50%,不易發生缺鐵性貧血。母乳中的游離脂肪酸 可以抗感染,且可增強寶寶對一些疫苗抗體反應許多的生長因子,幫助寶寶健康成長。國外已有多項研究證實六個月之前完全母乳哺餵可以增強嬰兒抵抗力,減少發生腸胃道和上呼吸道感染。對嬰兒而言,無論從營養提供、疾病預防、智力提昇甚至健康促進,母乳都是唯一而且無可取代的選擇。對母親而言可降低肥胖症、高血壓,能減少卵巢或乳癌的發生率,並能促進產後子宮收縮、加速子宮的復舊。


母乳對寶寶的好處

(一)新生兒可以藉由吸乳房的動作,幫助口腔及臉頰部位肌肉的發展,減少蛀牙及口腔變形,並增進語言發展。

(二)母乳中含有各種生長因子,可以幫助嬰兒腸道與呼吸道的成長。

(三)研究發現哺餵母乳的寶寶較不容易哭啼,可能與哺乳時與母親的親密接觸有關。

(四)由於哺餵母乳時有大量的親密接觸,如說話、唱歌以及撫摸等都會刺激嬰兒

的人格成長。


母乳對媽媽的好處

1.哺餵母乳會刺激腦下垂體後葉釋放催產素,以促進子宮收縮,因此有助於子宮恢復。

2.哺乳會消耗熱量,使體態可以盡早恢復。

3.可以節省購買配方奶的花費,出門時也不需要攜帶哺乳用品,既經濟又方便。

4.因為哺乳期間較長時間與寶寶接觸,可以影響寶寶以後的人格發展,也讓母親建立自信。

母乳與配方奶的比較


哺餵母乳原則

儘早給嬰兒吸母乳,不需固定時間哺餵,視嬰兒需要隨時哺餵母乳。一個月內嬰兒除母乳外,不需額外餵配方奶、葡萄糖水及開水。哺餵母乳要讓嬰兒含住乳頭及大部分乳暈,嬰兒才能有效吸吮。母親應攝取均衡飲食、放鬆心情,多休息,因勞累及焦慮會使乳汁分泌減少。哺餵後或嬰兒不在身邊時,應排出乳汁並儲存。多親餵及擠乳維持持續的泌乳,降低讓乳房腫脹硬塊的形成。


擠乳的方法

1.手擠法:一手拿消毒過後之奶瓶置於乳頭下方,緊靠著乳房,用另一手指與中指向乳暈加壓,注意手指勿碰到乳汁。建議產後初期,採以手擠乳方法,對乳汁之移出較有效。

2.手動吸奶器:利用真空作用原則將乳汁擠出,但吸奶器需先消毒過,吸出乳汁後再將乳汁倒入消毒奶瓶內哺餵嬰兒。

3.電動吸奶器:利用間歇負壓的原理將乳汁吸出,若要哺餵嬰兒則與手動吸奶器同。


乳房護理

過度的清潔易造成乳頭的乾燥;餵奶前不須每次清洗,只需維持每日一次的清潔,或在大量流汗時,以清水擦淨即可,將毛巾用清水擦淨乳房,若已有奶脹硬塊情形,每次餵奶前20分鐘可作乳房按摩以促乳腺管暢通 ,使嬰兒易於吸吮 。乳頭破裂的處理 :每次餵奶或擠奶前後將乳汁擠出塗於乳頭上,不塗任何藥膏且仍然可以哺餵母奶。


母乳保存方式

母乳保存方面,有研究指出剛擠出的奶水在冷藏室 (0~4度)保存 5~8天,獨立冷凍室可保存3個月,冷藏室解凍的奶水 24 小時內使用完畢不可再回冷凍。以溫水解凍後的奶水,使用前需輕微搖晃,使脂肪混合均勻再倒入奶瓶中,再以溫水隔水加熱至接近人體溫度即可,絕不可用微爐解凍。寶寶喝過那瓶奶水,應在那一餐吃完,若沒吃完就需丟掉。


退奶之方法

可採漸進式的減少哺餵母乳的次數,減少水份或湯類的攝取量。可食用韮菜或至中房買生麥芽回家煮水喝均有退奶的作用或穿較合身具支托性的胸衣。脹奶時不舒服時可冰敷,減少乳房疼痛的不適,避免做熱敷、按摩乳房及刺激乳房的動作,以避免有反效果的脹奶情形。



SOURCE

1.  李從業等人(2008)。實用產科護理。臺北市:華杏出版。

2.  李麗珠、尹長生、黃貴珍、楊佩穎、姚麗娟(2010).提升產前母乳哺餵護理指導執行率.助產雜誌,(52),61-71。

3.  洪志秀(2011).產後期的護理.於李從業總教閱,實用產科護理學(六版, 552-555頁).台北市:華杏。

4.  財團法人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2014).推廣哺餵母乳政策.取自http://www.stm.org.tw/2010/h500_doc_14.asp。

5.  莊嫺儒、陳淑月、林晏如、汪淑娟、李淑杏(2010)。越南裔母親產後哺餵方式、母乳哺餵態度及其社會支持。中山醫學雜誌,21(1),61-78。

6.  國泰綜合醫院(2014).產後衛教手冊.取自http://www.cgh.org.tw/tw/content/article/healthy/412.pdf。

7.陳淑梅、董道興、師慧娟(2011)。運用母嬰親善技巧護理一位產婦持續母乳哺餵之經驗。若瑟醫護雜誌,5(1),68-78。


TEXT BY iMeddy